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警示录
2010-09-10   作者:新华社记者 赵承 陈芳 张旭东  来源:经济参考报
 

新华社发
    一只白色的圆形钟表静静地躺在泥淖中,时针停在了23时40分。
  2010年8月7日23时20分,一场特大暴雨突降甘肃舟曲,20分钟后,山洪泥石流咆哮着从北部山上横冲下来,顷刻间,1000多个鲜活的生命永远逝去。
  这一刻,距青海玉树大地震115天。
  2010年的中国,经受了一次次历史罕见自然灾害的挑战:西南大部旱魃逞凶、多条江河洪浪翻滚、东南沿海台风肆虐、西北高原震情又起、山区峡谷泥石流穿村毁城……
  灾难警醒中国。面对沉重的历史和惨痛的现实,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自然灾害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会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我们需要有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更多的忧患意识。

    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复杂

  ■联合国减灾科技委员会的报告中这样描述中国:“这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从有人类记录以来,旱涝灾害、山地灾害、海洋灾害每年都在中国发生。”
  ■“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的风险正在上升,可能正在进入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史培军说。
  这是一份今年以来发生在中国的重大自然灾害清单: 
  干旱:入春以来,全国有25个省份遭受重旱,江河干涸、土地龟裂。
  洪涝:全国七大流域先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水,险情出现之多、受灾损失之重,都创下了本世纪以来的极值。地质灾害频发,是去年同期的近10倍。
  地震:云南、河北、四川、青海等11个省份遭受地震灾害,其中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了当地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强烈的地震。
  台风:“狮子山”等5场台风先后在我国登陆,横扫东南沿海地区。
  ……
  一连串沉重的数字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一个个难解的困惑挥之不去:灾害为何这样与中国如影随形?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介绍: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灾之邦,有史便有灾,千年灾害千年痛。历史上黄河素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记载,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1949年的2155年间,中国发生的大水灾就有1092次,较大的旱灾就有1056次,几近年年成灾。
  “从气候和地形看,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复杂。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季风异常来时就会涝,退时就成旱,旱涝已成常事;地势从海拔8000多米到海平面有着三大台阶的跨越,沟壑纵横,山势陡峭,地质灾害易发;地处欧亚、太平洋和印度洋三大地质板块交汇地带,地震多发。”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说。
  迄今为止,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的威胁。约占国土面积69%的山地、高原区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大陆地震占全球三分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
  联合国减灾科技委员会的报告中这样描述中国:“这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从有人类记录以来,旱涝灾害、山地灾害、海洋灾害每年都在中国发生。”
  今年的自然灾害,有其特殊原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突发多发导致水灾严重,旱涝急转、震后山体破碎造成泥石流并发。
  但专家们也捕捉到一个新的苗头——
  “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的风险正在上升,可能正在进入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史培军说。
  “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下,极端性事件发生频率正在增加。强降水发生几率增大,中雨小雨发生几率减少。简单地说,要么不下,要么就下大暴雨。这是基本被认定的气候趋势。”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主任刘洪滨的分析发人深省。
  “地质灾害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高潮期。未来3至5年内,传统山洪泥石流滑坡多发区处于灾害高发期。”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泥石流研究室主任胡凯衡的判断让人警醒。
  “自然灾害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会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我们应该有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更多的忧患意识,必须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寻求科学发展,否则便没有出路。”面对迅速崛起的中国,胡鞍钢教授的这番话可谓盛世危言,但绝非危言耸听。

  在地震后的废墟上学会了“奔跑”

  ■人类无法消灭自然灾害,但人类却有能力把灾害减低到最小程度。
  ■“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然而,现实中,要全面设“防”并不容易。
  “舟曲之殇能否避免?”舟曲灾害发生后,一位网友发问。
  一周之后,四川绵竹的清平乡回答了这个问题。
  8月12日下午4时33分,清平乡接到预警信息:未来48小时内有暴雨天气过程。不到5分钟,这个消息也传遍了绵竹市21个乡镇。
  当晚,暴雨如注。许多村民都已熄灯入睡,清平乡党委、政府及各村的办公室却亮如白昼,电话铃此起彼伏,所有干部及民警再次接到通知,要求随时待命。
  三天前他们接到暴雨预警后,全乡11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便进入了全天候监测状态,于是每一条水沟边、悬崖处,都盯着一双警惕的眼睛。
  雨越下越大。临近午夜,各监控点传回消息,随时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一级预案启动了。待命的38名工作人员分成4组,敲锣,拉响警笛警报,用扩音器不断喊话撤离村民。对于只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乡干部们则挨家挨户地敲门排查。
  “天上下着暴雨,四周啥都看不到,我们顺着平时演练过的逃生路线,朝安全地方跑,躲过了泥石流。”圆包村8组村民谢明邦回忆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
  这条逃生路,谢明邦一家至少走过两次。在汛期来临之前,乡上分批组织几个村开展紧急撤离演练,为村民们划出了一条紧急逃生路线。当时,谢明邦觉得是干部们瞎操心,结果在危急关头救了他全家人的命。
  13日凌晨,600多万立方米的泥石流,从狭长的山谷倾泻而下,袭击了人去楼空的清平乡——5400多名清平群众早已安全转移。
  人类无法消灭自然灾害,但人类却有能力把灾害减低到最小程度。灾害的频发,让人们不断投入更多新的思考——大难并不一定是大灾的必然结果。
  经过汶川地震洗礼,清平乡、绵竹市乃至整个四川省在地震后的废墟上学会了“奔跑”——在科学防灾、主动避险方面做足了功课:他们在全省范围内展开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制定转移避险预案,层层落实监测防范责任,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地质灾害联防预警机制,在各地广泛开展应急避险演练。
  清平乡所在的绵竹市早在今年4月,就开始对全市342个隐患点雨天24小时守候,并储备了足够灾民生活一至两个月的生活物资,全市每一个重建的学校、医院、政府等都有承载应急避险能力……
  “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这是人类与自然灾害斗争实践反复证明的铁律。然而,现实中,要全面设“防”并不容易。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地方领导在安排任内的财政预算时,看到有一笔钱用来修建避难所,大手一挥:“我看,这笔钱还是先用到别处,避难所在我任期之后再修吧!”
  许多防灾减灾专家担心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地方政府“重救灾轻防灾”,认为应急“做好了有政绩”,但在防灾方面却抱有侥幸心理,不肯投入。
  看看这样一组数据吧:向县级以上有关部门报送水雨情信息的水文测站仅有10294处,而全国水库就有86000多座,平均8座水库轮不到1个;江河流域平均每1万平方公里只有3.3个水文站,西部地区站点稀少,平均每万平方公里不足1.5个水文站……
  “防灾意识淡薄,防灾教育流于形式,不少农村房子盖到断裂带、滑坡体、河道上,县及县以下不少地方设防完全是盲区。”史培军忧心忡忡地说。
  再看一看另外一组数据:1949年至2009年,中央和地方共计安排投资1.2万亿元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达3.93万亿元。
  胡鞍钢说,减灾意味着增产,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量,就等于增加国内生产总值。防灾减灾不仅更经济,而且更人道。
  我们要舍得花现在的钱,买未来的安全。

  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严肃对话

  ■舟曲的无奈,其实正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困境的一个缩影。
  ■“河流的曲直是自然造就的。人类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它,只能自吞苦果。”
  站在舟曲月圆村后的翠峰山上极目远眺,满眼的黑泥与黄土,那更像是一张严肃的脸。风在耳边细细簌簌地吹着,像是翠峰山的悲鸣。
  一阵狂风暴雨过后,今天的舟曲满目疮痍。
  废墟上,一定会有人想起,人与自然那个永恒的命题。
  也许有人以为,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事实上众多山区为人类留下的生存空间如黄金一样宝贵,这些山区的人口密度并不亚于发达的东部地区。
  2平方公里,4万余人!
  灾难发生后,人们才惊讶发现,舟曲这个中国西部的山中小城却聚集了如此众多的人口。若按平均人口密度算,这竟然相当于2008年北京城内四区的人口密度!
  舟曲的无奈,其实正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困境的一个缩影。
  中国陆地国土面积世界第三,但真正适宜人居住和发展的地方并不宽裕。按照中国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合理的人口承载力为9.5亿人,我们的实际人口数字显然大大超出这个极限,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显然也随之超出极限。
  在河道两侧低洼地区设立蓄滞洪区,区内不允许人居住,一旦江河洪水超过一定水位,便开闸泄洪减压,这是世界公认的防洪有效手段。在日本,一旦洪水超过规定水位,管理员不需要任何指令,即可开闸向蓄滞洪区内放水。而在中国,要想行洪,绝非易事,甚至要付出极大代价!
  因为,在近百处主要江河流域的国家级蓄滞洪区中,总居住人口高达1600万人!1600万人,相当于丹麦和比利时这两个欧洲国家的人口总和!
  我国有24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尤其是向青藏高原过渡的一些西部省区较为突出。就在这些隐患点上,居住着3500多万人。
  在这种任何其他国家都没有遇到的困境和无奈中,在频发的自然灾害面前,如何让步履匆匆的发展脚步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走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显然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自然?
  从事水利工作36年的山东省沂水县水土保持局的李松悟讲述了对自然的感悟: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个口号:“叫水站水就站,叫它发电就发电。”我们习惯于把自然当作奴隶,为了让洪水尽早远离,或者为了获取那一点点土地,不少农村对河道“裁弯取直”,但这种做法竟让洪水由高水位的威胁变成高速度的威胁,不少原本为河流滋养的土地日渐干涸。
  “河流的曲直是自然造就的。人类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它,只能自吞苦果。”
  李松悟和王兆印的讲述,说明了同一个道理,要改变自然,必须认识自然,符合自然规律。
  1998年,中国暴发了长江流域特大洪水。那是一次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严肃对话,我们读懂了大自然的不满,做出了重要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抉择!
  洪水退后,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垸还湖……一个个政策陆续推出,一项项举措快速实施。
  据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陈利顶研究员介绍,相比1998年前,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已大为好转。这对减灾起到了有效抑制作用。
  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在十七大写进党章完成了我们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大突破。
  从汶川大地震,到今年以来的一系列自然灾害,自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告诉人类如何与它相处。人类也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与自然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说,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正在从盲目性到自觉性,从未知到已知,由必然走向自由。
  灾难换来新的觉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王凯曾两赴舟曲,参与谋划舟曲重建。在舟曲的所闻所见,让这位总规划师有了更多的思考:人口集聚符合方向,城镇化势不可挡。但是,城镇空间布局要充分考虑包括山形、坡度、水系等环境因素,以及多种自然灾害风险。
  王凯回顾近三十多年来城镇化推进的历史:刚开始,我们更多关注城市经济的效益,注重搞开发区建设;第二个阶段就是开发房地产;第三个阶段,更加关注人居环境,包括大气和水的质量。现在,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就是要更加注重城镇与自然和谐、提高设防水平。
  张志彤介绍了水利工作正在实施的一大转变:从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他说,控制洪水是“人定胜天”的思想,就是要把洪水拒于工程之外。但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诉我们,仅仅依靠控制洪水解决不了问题,还需要对防洪问题进行社会化管理。要对社会建设工程进行防洪影响评价,有影响立即消除。管理,就是要给洪水以出路,促进人水和谐相处。
  让人类更好地适应自然、让自然更好地造福人类。这是我们新的课题,新的使命。
  “我希望每一个人能够拥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千千万万的生灵依靠她繁衍生息,请大家保护环境……”
  舟曲月圆村城关一小四年级学生姚倩,在这次泥石流中不幸失踪。但她遗留下作文中的这句话,发人深省。

  绘制出一张张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图

  ■频发的灾害考验着我们应对的能力,考验着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无论是历史教训,还是现实之需,在设计中国未来道路时,都需要把防灾减灾上升到国家战略,全面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那是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紧紧盯着黑板,饱含着求知的渴望。
  9月1日,开学的日子。在位于兰州的甘肃省银行学校,异地安置的舟曲一中高三藏族学生高干让卓曼在教室里上新学期第一课。她专注的眼神,让每一个见到此景的人满怀欣慰和希望。
  随着那令人心碎的时刻在时间的长河里渐渐远去,留在人们心中的悲伤化作了希望,化作了力量,化作继续前行的帆和桨。
  “多难兴邦者,涉庶事之艰而知敕慎也。”唐代陆贽《论叙迁幸之由状》中的这句话,对多难兴邦作出了令人警醒的阐释。
  然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兴邦还是衰邦,取决一个民族血液里流淌的坚强,取决于她在灾难面前显示的智慧,取决于她在逆境中迸发的力量。
  中国人正是在自然灾害的磨难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站在历史的路口回望,你会看到,漫漫黄沙将世界几大古老文明淹没,而中华文明却始终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多难兴邦,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我们文化的特质,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造就了特殊的民族文明、性格和信念。
  在现代化加速推进的今天,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频发的灾害考验着我们应对的能力,考验着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也考验着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心。
  “无论是历史教训,还是现实之需,在设计中国未来道路时,都需要把防灾减灾上升到国家战略,全面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胡鞍钢说:“‘十二五’规划,应该是一个‘安全发展’的规划、‘绿色发展’的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纳入科学发展轨道的规划。” 
  面对多灾的国情,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一个更高水平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今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全面启动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摸清灾情家底,绘制出一张张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图;
  ——根据灾害风险格局,科学布局生产力,合理确定城镇化发展规模;
  ——树立科学防灾减灾的新观念,从被动抗灾到主动防灾,在强化救灾能力的同时,将更多的力量转移到防灾减灾工作中;
  ——开展灾害知识培训和应急方案演练,组建专业救援力量,完善灾害风险管理方案,大力提高公众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
  ——培育和扶持减灾产业,更多运用金融、保险等市场手段,转移灾害风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灾害特别是巨灾风险防范体系;
  ——建立科学安全的GDP观念,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多难兴邦,给了我们饱含忧患的意识、悲壮奋进的力量;
  多难兴邦,给了我们不屈不挠的精神、聪慧睿智的思想。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文明在一次又一次灾难的洗礼中,生生不息,永远向前,必将在迎接一次又一次挑战中创造新的辉煌。
  这,就是历史辩证法给予我们的启迪!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中央财政再拨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1.38亿元 2008-02-01
· 湖南启动自然灾害救助一级响应 2008-01-29
· 民政部:今年11月份全国自然灾害以旱灾为主 2007-12-05
· 乐施会:全球自然灾害20年增3倍 2007-11-27
· 漳州:自然灾害造成农房损毁保险赔付 2007-09-14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左晓蕾:信贷此时放松调控将前功尽弃·[思想频道]谢和平:发展和掌握低碳核心技术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