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首页 >> 国内
网民:楼市调控不是“道德征伐”而是落实政策
2010-09-03   作者:记者 韩丹/整理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日,潘石屹、任志强两位房地产商先后发表博文,潘石屹说房价将回到2009年初水平,而任志强发表博文称“别听小潘瞎忽悠。影响房价的原因和理由不同于小潘的看法,小潘也许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原因。”两位房地产商人的博客立即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任、潘意在减轻调控压力”

  “缘来是你”在博客中说,上网一看,几乎有头有脸的人物,看跌房价几乎成了一致性的行为。而市场正演绎着相反走势,这其中究竟为何?试分析之。
  继任志强“我都从了,大家都从了”后,近来潘石屹高调认为房价将回到2009年初水平,正可为珠联璧合。任志强画外音为:我们都从了,政府你就不要再出政策了。而潘石屹的画外音为:现有政策已足以使房价回到2009年初水平了,如再出台政策,经济还要不要了?因为2009年初房价水平,其实也是政策救市水平。如此两人虽表述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政府不再出调控政策。

  “本轮房价绝不能出现快速反弹”

  “杨红旭”说,作为一名开发企业老板,潘石屹看空房价值得称道,毕竟房价下跌一些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可夸大其词,就没有必要了。值得关注的是,潘石屹的SOHO中国基本上不开发住宅类项目,所以严重唱跌住宅价格,似乎对于其公司经营没有什么负面影响。况且,SOHO中国并未停止扩张步伐,近期还在上海拿地。众所周知,股市中有时会出现机构唱空不做空的现象,楼市中的潘石屹或许也深谙此道吧。
  本轮房地产调控的重点是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中央并不希望房价大起大落,短期若能使部分高房价城市的房价有一定程度的回落,长期若能使全国房价增幅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匹配,就能基本达到调控目标了。当然,短期目标是最关键的。
  经过本轮调控之后,若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同质房源价格能出现三成左右的下跌,实际成交均价能出现二成左右的下跌,70个城市的房价指数若能出现5%左右的下跌,则基本上就能称得上完成调控任务了。

  “房价压住了,可能风险也很大”

  网友“梁心”说,房价新一轮航程又要启动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有人拿着道德的大铡刀,斥责所谓的杂音干扰楼市,认为房价下跌是大趋势,我们想,此人可能是最尴尬的了。这种不愿认真分析原因和找出对策,只是简单拿着所谓道德铡刀,以前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只是压没用的,现在需要两手都要硬:一方面要堵住,一方面要疏导。堵住是堵住投机和预期,疏导是增加库存量,从心理和对比上压垮投机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最主要的不是道德征伐,那是很简单的事情,上嘴皮碰下嘴皮就能说出的,关键是要做下去,认真地做才是核心,比如保障房政策一半对一半的政策能不能落实,加大土地供应量能不能真正的执行,增加小户型的政策能不能真正的落实。做好这三条,相信房地产软着地就有基础保证了。事实证明,仅仅致力于压是反弹的基础,像弹簧一样,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坏事不是好事。如果政策压不住,政策很没面子,压住了,可能风险也很大。
  网友“石康”也认为,中国的高房价无法改变,当它改变时,那么中国的配套制度会在房价改变前改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房产税政策需围绕楼市调控设计 2010-09-02
· 房产税政策不能偏离楼市调控目标 2010-08-30
· 楼市调控“高压”可 莫“疾行” 2010-08-30
· 开发商买“野鸡奖”更显楼市调控“骨头硬” 2010-08-27
· "野鸡奖"更显楼市调控骨头硬 2010-08-27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动荡时代的世界经济将走向何方·[思想频道]张五常:储蓄与投资不是两回事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