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改受益者是“沉默的多数”
2010-08-02   作者:张莫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但凡说起人民币汇率这个热门话题,“升值和汇率浮动将使得出口企业遭受重大打击”这个论点就不由自主地被人们提及。比如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此前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在短期内升值3%,家电、汽车、手机等生产企业利润将下降30%至50%,许多议价能力低的中小企业将面临亏损。在我国内需尚未完全启动之前,出口遭受如此负面的影响将是整体经济无法承受之重。
  不过有个亘古不变的常理,那就是失意者喜欢嚷嚷,受益者则不言不语,这句话似乎也适用于汇改。上周五,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和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易纲的两席话都表达了同一个信息——对出口企业所受影响的评估要客观,而对广大的受益者的评估更不能忽略。
  易纲说,在2005年汇改以前,有关部门做过企业的换汇成本调查,调查的结果是,国有企业的换汇成本是8.11元,私人部门企业的换汇成本是8.07元。换汇成本指的是只要汇率低于这个水平,这些企业就会亏损。如果真是这样的话,2005年汇改第一天,人民币汇率就跳到8.11元了,那出口企业应该会出现大面积亏损。但是,汇改以来,中国在2005至2008年期间出口每年是以超过20%的幅度在增长。就是说,汇率调整并没有影响出口,出口反而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中国产品增加值提高,在这一期间也都发生了。
  胡晓炼也指出,要对信息和声音易出现系统性偏斜的现象做出正确判断。汇率变动过程中,有企业获益,有企业受损,还有企业在一部分业务中获益,而另外一部分业务受损。通常为了得到政府的政策帮助,容易强调汇率浮动对其出口、利润和就业的影响,而较少大力宣传对其进口品成本改善以及其他方面的利好因素。这时候反映出的汇率浮动对企业承受力的影响就会偏于负面,可能与实际产生偏差。
  正如易纲所言,“中国有这么多公民出国旅游、送孩子留学,人民币升值让这些人都受益了。受益者应当说是‘沉默的多数’。但是,受损者的声音强,主要是出口行业,他们认为日子过不下去了,肯定要失业了。”
  沉默的受益者确实是多数,“中国的大豆超过一半是进口,千家万户都得吃豆制品,豆粕还可养猪,如果不升值,大豆、豆油、豆粕的价格都得比现在贵逾20%。”易纲说。更加重要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最佳选择,这又不仅仅是能让中国人民少花几个银子这么简单。试想,紧紧盯住美元,以美元为锚,出口企业免于受到“波动”之苦了,但是这个“锚”本就不稳固——美国现在的负债水平早就触及了危险的“红线”,美元这种货币发行的经济基础、国家信用基础并不可靠。况且,人民币长期是要朝着可兑换货币方向的目标迈进,倘若不能被接受合理范围内的波动,那么从何谈起在国际市场上的自由兑换呢?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