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企业 >> 食品 >> 食品企业3
汇源果汁并购案见证了民企的窘迫
2008-09-05   作者:郁慕湛  来源:上海商报
 

  可口可乐公司昨天宣布,将以现金收购内地市场上赫赫有名的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看来,饮料市场上难得的这个民族品牌落入跨国公司手中也许只是时间问题详见今日本3版。
  可口可乐自改革开放之初重返中国,通过30年精心经营,其在中国软饮料市场上已经做到了与国际市场差不多相同的42%的占有率。它与占市场份额32%的百事可乐两家一起,垄断了中国碳酸饮料市场。为了谋取更大的利润和发展,近日已有消息说,可口可乐打算改变原来以合资为主的组织管理形式,在中国建立独资公司。而在业务扩展方面,它也打算走出已饱和的带气饮料市场,其多元拓展便从果汁开始。
  近年来,汇源果汁现金流逐年锐减,而开支则日益沉重,虽然其在中国果汁饮料市场位居第四名,市场占有率达7%,但股东回报率仍然是同业中最差。
  可见,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是一笔两厢情愿的交易。
  至于这项交易的前景,有人已经提出触犯《反垄断法》的嫌疑。但对刚刚进入果汁饮料市场的可口可乐,这种指控恐难成立。何况小小一瓶果汁饮料无关国计民生、国家安全,何必如此兴师动众?还有人哀叹又一民族品牌陷落,甚至高喊“中国品牌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笔者却以为不必以如此狭隘眼光来看待这项本属市场上平常的交易。
  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早已不是单纯的中国民营企业,它先后引入了法国达能和美国华平投资公司作为战略股东,并成功在香港上市。汇源果汁的掌门人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但核心高管团队中不仅有美国人,还有中国台湾人,因此汇源果汁在被可口可乐收购之前已是一个国际性的企业。收购之后,可口可乐承诺原掌门人继续任名誉董事长。更重要的是,“汇源”这个品牌将继续在中国市场上畅销,而这个品牌仍是民族品牌。
  单单一个“汇源”被外资吃掉并不足担忧,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严峻,企业资产价格大幅缩水、企业资金链紧绷,将使本来已日益高涨的全球性并购浪潮更加凶猛。跨国公司拥有雄厚的实力,而中国的国有企业也往往凭借着国内政策的重重庇护,不公平地赢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于是既无“洋爸爸”、又无“官婆婆”的民营企业很可能在这场并购浪潮中成为跨国企业的嘴下肥肉。
  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本来是市场经济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在今天这种经济紧缩的大环境之下,如果通过财政、金融政策的严重倾斜来进一步挤压本已十分逼仄的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那么民营企业无论成为外资还是大型国企的嘴边“肥肉”,最终输的都是中国经济。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达能退出 赛富接手 汇源重“嫁人” 2010-07-29
· 达能2亿欧元出售汇源23%股权 2010-07-29
· 没有了汇源的可口可乐成竹在胸 2009-11-09
· 汇源与老布特推出木糖醇植物蛋白饮料 2009-06-24
· 汇源对内资开放是明智选择 2009-04-01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三论通货膨胀是生产力现象·[思想频道]查处闲置用地不会解决房价问题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