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为什么不能及时辟谣
    2008-06-25    作者:赵民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面对资本市场的动荡不安,监管当局终于表了态: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尽管这并非投资者所期待的实质利好,然而这个“表态”很重要,因为管理层同样不愿意看到暴涨暴跌的“过山车”行情。

  不过,监管者迟到的安抚,终究被市场的跌势淹没了。一方面投资者心态低迷,一方面受外围市场的影响,以及加息预期言论的再次浮现,尚福林有关“我国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不会动摇,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没有改变”的表态,显然遭遇了市场力量的抵触。
  投资者信心严重不足,这是当前市场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来股市应该有自身的运行规律,涨涨跌跌实在很平常,这正如尚福林所描述:我国资本市场依然是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在新的运行环境下,一些老问题将逐步化解,一些新问题又逐步显现,市场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全部问题”不仅于此。当前资本市场运行波动性加大,投资者信心受挫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涉及市场的种种“谣言”,最终制造了对投资者信心的杀伤力。
  必须指出,一段时间以来,随着股市走势的波动,一些涉及资本市场的谣言严重干扰了市场的运行,某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大肆散播各种虚假不实信息,有意扰乱市场的正常秩序。某种程度上,“谣言”四起的市场气氛,加大了市场的波动,破坏了市场的稳定性。
  事实上,监管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证监会已经提出“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对涉及资本市场谣言传播等违法违规活动的责任追究,严厉打击、坚决惩治恶意造谣惑众的行为”。
  作为市场的监管者,证监会肯定会言必行行必果,更何况面对剧烈波动的市场,监管者必有铁腕断臂的行动。这是市场所期待的,更是投资者所期盼的。问题是,谣言并非始于今天,涉及资本市场的种种虚假信息,为何总是大行其道,发展到了不得不铁腕整治的地步?非常遗憾的是,当每一次的“谣言”冲击了市场、打击了投资者信心的时候,“谣言”要么成真,要么就是监管者事后的“辟谣”。
  投资者不能从监管者那里获得完整、准确、公正的信息,这是市场“传言”泛滥的根本。其实,严查“谣言”制造者不难,严格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或许可以让谣言传闻销声匿迹。
  但事实是: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至今难以“上台”,难道这比“辟谣”更难?

  相关稿件
· 日本证监会开出历史最高罚单的启示 2008-06-23
· 日本证监会开出历史最高罚单的启示 2008-06-23
· 证监会:三家公司定向增发申请20日受审核 2008-06-19
· 证监会发审委20日将审核三家公司首发申请 2008-06-18
· 证监会详解券商风险处置三大热点 2008-06-17